11月7日下午在大数据研究中心召开会议,研究专业群数字化转型工作。会议以学校成功入选“河南省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为契机,整合网信处与服装设计学院、食品技术创新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三大双高专业群力量,组建了一支跨学科的人工智能创新团队,先行先试,探索专业群数字换转型新模式。
01 跨学科融合,共建AI创新平台
创新团队的组建标志着学校人工智能应用进入有组织、系统化的新阶段。团队由网信处牵头,联合三大双高专业群核心教师组成,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跨界融合。会上阐述了高职院校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强调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并引领技术变革,将AI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新动能。与会教师还共同了解了学校现有的三个大模型智能体平台,这些平台将为团队后续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02 应用前景与挑战并存,团队共议可行路径
在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应用前景与现实挑战展开了深入交流。各专业教师从服装设计、食品技术、智能制造等不同领域出发,探讨了智能体平台助力教学实践的可行路径。同时,教师们也就当前面临的技术门槛、数据资源不足、跨学科协作机制不完善、评估标准缺失等实际问题进行了坦诚交流,展现了团队务实求真的科研态度和对项目复杂性的清醒认识。
03 任务部署:周期性研究,追求实质成果
为确保创新团队持续产出实效,会议明确了本周具体任务,并确立了团队作为常设研究组织开展常规周期性研究的工作机制。这种制度化、持续性的工作安排,将有效避免“虎头蛇尾的困境,确保研究的深度与连贯性。团队将聚焦实际问题的解决,努力在教育教学、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等多个维度产出可视化成果,为学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发展作出实质贡献。
从个别探索到有组织协作,从零星尝试到系统化应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正通过人工智能创新团队的建设,开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随着研究的深入,专业智能体有望成为教师的教学助手、学生的学习伙伴,最终构建起人机协同、智慧融合的职业教育新生态。
